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事件>

《盘锦浩业化工爆炸事故:反思与前行》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29 21:53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2023 年 1 月 15 日,辽宁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这场灾难犹如一记沉重的警钟,在化工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事故造成 13 人死亡、35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8799 万元,其后果令人痛心疾首。image.png

  国务院安委会对这起事故挂牌督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约谈相关负责人,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辽宁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公布的事故责任追究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让我们看到了对这起事故严肃处理的决心和行动。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和责任追究。目前,14 名事故责任人已全部判决完毕,3 家事故责任单位和 11 名责任人员已合计罚款 5957 万元,盘锦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等 48 名监察对象也分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党纪、政务处理处分。责任追究的全面落实,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也为遇难者和伤者及其家属讨回了公道。

  事故企业也进行了全面整改。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 9 个月的全厂停产大检修,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通过企业自查、外聘专业机构、安全设计诊断、特种设备检定等方式,共排查出问题、隐患和建议提升项 1814 项,并积极整改。企业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各项制度,强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并在做好充分准备后逐步恢复生产。首批复产装置于 2023 年 7 月 6 日一次开车成功,11 月 27 日其余计划复产装置全部实现开工。

  然而,在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企业汲取事故教训还不深刻,在国务院安全生产明查暗访中,仍有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不清楚 “1・15” 事故情况,同类隐患依然存在。这表明,在安全生产意识的普及和强化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监管机制建设上,各部门虽能履行监管职责,但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面机制还不够顺畅,行业部门牵头作用发挥不够,监管合力尚未有效形成。企业在风险全面辨识与动态排查隐患方面也存在差距,对第三方作业管理不到位,安全风险研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凸显。此外,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仍需持续提升,存在规划统筹不足、功能定位不清、企业入园门槛低等问题。

  盘锦浩业化工爆炸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侥幸心理。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全面排查隐患,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监管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人都重视安全,人人都参与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让我们以盘锦浩业化工爆炸事故为鉴,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为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