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政种类>

《警惕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26 13:41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在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其中,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以其虚假的承诺和诱人的回报,给众多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公安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和 App 名称,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image.png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是一个统称,早期以境外有民族资产需要解冻为由,诱骗群众投入资金。如今,犯罪手法发生了新变化,犯罪分子利用国家政策编造虚假国家项目,打着国家、民族的旗号,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等,实施诈骗。他们编造 “圆梦行动”“盛世中华”“中国共富” 等项目,诱导群众通过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缴纳 “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 等形式参与投资。这种诈骗涉案地域广、涉及人员多、涉案金额高,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和政府公信力。

  今年 2 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共破获相关案件 574 起,打掉犯罪团伙 247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4385 名,查明涉案资金 129.5 亿元。吉林、安徽、浙江等地警方分别破获了 “福利中国”“国债经济”“中华国际梅花协会” 等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公安部还对 “中国共富” 等 26 起重点案件挂牌督办,依法打击诈骗 App 开发制作、运维推广和转移资金、洗钱套现等关联犯罪行为。

  面对当前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形势,公安部将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一方面,持续深化专项打击工作,将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作为当前突出的违法犯罪纳入刑事打击重点任务,坚持专项打击和常态打击相结合,挂牌督办大要案件,摧毁犯罪团伙。另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团伙组织,查清犯罪团伙组织框架,打击幕后金主和组织者等骨干成员,深挖余罪,打击关联犯罪,打财断血,打掉犯罪团伙经济基础。此外,加强案件警示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报道,增强群众识骗意识和防骗能力,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传,防止群众上当受骗。

  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广大群众一定要切实增强识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凡是转发、鼓动、宣传民族资产解冻类信息,或者招募会员、组织人员非法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查处。如发现类似违法犯罪线索,应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虚假的承诺和高回报所诱惑。要认识到 “天上不会掉馅饼”,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往往是陷阱。同时,要多关注公安机关的警示宣传,了解诈骗手段的新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成为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受害者。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