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政种类>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动实践》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26 13:46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在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安徽省桐城市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image.png

  2024 年 10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强调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为社会治理筑牢文化根基。六尺巷典故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内涵。其最早记载于清代和民国的文献中,张文端公的一首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生动地展现了 “礼让和为贵” 的处世理念。这种理念与传统和合文化紧密相连,“和” 与 “合” 代表着和谐、融合,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化解矛盾,实现动态平衡。而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礼让处世方式,更是在桐城地方风俗文化的长期洗礼中孕育而生。桐城人民重读书、重长幼之序、重节义,讲礼让、重和气成为桐城从古至今的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遵循。

  2015 年,桐城市人民法院依托六尺巷传统礼让文化提出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并逐步发展成为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这一工作法以 “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 为基本内涵,形成了 “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 的体系,涵盖了 “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 等核心内容。2023 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入选全国 “枫桥式工作法”。

  在实践中,“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体现了 “以让促和”“以调促和” 的基层治理经验。在镇村(街居)层面,通过构建村居民说事制度,搭建熟人平台,化解潜在纠纷。同时,设置 “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整合多部门资源力量。在县域层面,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行闭环运作机制,发挥 “五调” 联动优势,成为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窗口,并联动镇、村两级,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共同体。在司法层面,桐城市人民法院提出 “六尺巷调解法”,以六尺巷 “和为贵” 理念为指导,运用六步操作规程,化解各类纠纷,拓展调解应用场域,提升司法效能。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启示。首先,要完善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机制,基层党组织作为 “元治理” 者,能够促进不同治理主体协同配合,提升治理效能。其次,要夯实基层治理的自治组织基础,通过适当缩小自治单元规模,提升村居民社会关联度,助力基层治理。最后,要发挥调解中的文化润滑作用,让和合、礼让等文化理念融入调解过程,增强调解的共情性与可接受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 “枫桥经验”,弘扬六尺巷 “和为贵” 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调解解纷作用,将传统和合文化、礼让精神全面融入基层治理,是实践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我们应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