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行政种类>

《“如我在诉”:司法为民的温暖实践》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30 18:38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有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的群体 —— 科尔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 “如我在诉” 的司法理念,让诉讼服务成色更足、底色更暖。image.png

  科尔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是一个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业务庭室,诉前调解、诉讼服务、速裁快审三大业务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推动着立案庭工作稳步前行。年初以来,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诉前调解成功 5128 起纠纷案件,12368 诉讼服务热线为企业群众提供了 8600 余次诉讼服务,工单处理率达 100%,速审团队审理各类案件 1592 件,平均审理期限仅为 21 天,最快调解案件仅用 1 天结案,最快判决案件用时 13 天,他们的高效便民赢得了案件当事人的高度赞扬。

  抓前端、治未病,诉前调解挺在前。立案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把非诉讼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 “如我在诉” 司法理念。他们依托科尔沁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动多方资源,创建了全市首个 “无讼” 社区和 “无讼无访” 行政机关。在这里,诉前调解员以通俗易懂且不失公平公正的话语,高效地化解着一起起纠纷。如孙某与于某的民间借贷纠纷,在调解员肖坤的耐心释法说理下,当场解决,多年积怨几十分钟内化为乌有。同时,诉讼服务中心还增设云端远程调解服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化解纠纷,为推动全区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工作效能升级,他们还通过分析纠纷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参考。

  诉讼服务在线升级,为群众搭建暖心窗口。诉讼服务中心承载着立案、咨询、案件流转等多项工作。当接到一位八十岁老人的立案咨询电话后,了解到老人的特殊情况,他们立即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干警们耐心指导老人填写材料,释明诉讼风险和程序,搭建起了人民群众与法院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通了诉讼服务 “最后一公里”。为促进司法诚信,他们在立案阶段为当事人发送各类告知书,引导当事人养成遵法守信的习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他们与金融法庭合署办公,为企业、群众提供集约式、一站式金融解纷服务,还开具了全市首张 “查废证明”,既减轻了金融机构司法诉累,又避免了司法资源浪费。

  温暖与速度并行,速裁快审跑出公平正义。三个业务团队团结协作,在保证案件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审理效率,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速度。当一位八十多岁老人因家庭矛盾打算起诉女儿时,三个业务团队协同前往老人家中解决纠纷,经过大量调解工作,促成双方调解并申请司法确认。此外,成立诉讼巾帼志愿团队,与社区联合举办普法宣传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团结社区普法座谈活动中,一位因医疗事故而情绪激动的大爷,在巾帼志愿团队的耐心讲解下,了解了通过立案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

  司法为民没有终点,诉讼服务建设永远在路上。科尔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将持续优化诉讼服务,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新要求,树立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搭建暖心明亮的窗口,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如我在诉” 的深刻内涵,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