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总是让人揪心,尤其是涉及行人闯红灯被机动车撞伤的情况,很多人或许会下意识地认为开车的一方要负全责,然而,交警给出的答案却是
“未必”,责任的划分实则要依据具体情形来判定。
当机动车驾驶员在穿越红绿灯路口时,严格遵循交通规则,不存在超速、酒驾等违规操作,仅仅是因为行人闯红灯而引发了碰撞事故,这时行人往往要负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机动车一方有可能无责,即便要承担赔偿责任,通常也不会超过 10%。就好比在那些有着清晰监控记录的场景里,机动车正常行驶,速度也符合规定,只是因行人突然闯红灯,来不及刹车才导致碰撞,很显然行人的过错占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行人闯红灯,机动车就一定能完全撇清责任。
要是机动车存在轻微超速或者其他一些违规行为,同时行人又有闯红灯的举动,那责任比例就会有所变化,机动车一方大概率要承担次要责任,行人则承担主要责任。比如机动车的速度超出限速范围不多,可行人闯红灯后毫无预兆地出现在道路上,进而引发了事故,双方都存在一定过错,只是行人闯红灯的行为过错程度相对更高些。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有证据表明行人确实闯红灯了,可要是行人已经身处机动车道上,而机动车驾驶员却未加以留意,这种情况下机动车一方很可能就要承担主要责任,行人只承担次要责任。
由此可见,在这类复杂的情况中,机动车驾驶员若想尽可能减少自己的责任,关键就在于做到 “谨慎驾驶、合理避让”。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时刻对道路状况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路口等行人容易出现的区域,提前减速慢行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当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制动或者避让手段。倘若驾驶员可以证明自己已然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那么在后续的责任划分时,无疑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道路交通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和财产,无论是行人还是机动车驾驶员,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多一份谨慎,多一份责任,才能让我们的出行环境更加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