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本原则>

 《警惕 “国债扶贫资金” 骗局,守护财产安全》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19 12:13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在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前不久,江苏盐城的单先生就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理财诈骗。image.png

  单先生收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包裹,里面竟有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文件,一份《国债发放通知书》和一份《国债资金使用说明书》。通知书上声称中央财政增发一万亿元国债,凡收到文件者都有资格领取 300 万元的 “国债扶贫资金”,还附上网址让单先生联系客服下载 “国债 App” 申请善款名额。另一份协议书中则要求拿到资金者保密。单先生的警惕性很高,他没有贸然登录网址,而是选择将快递拿到辖区派出所,请民警帮忙甄别。

  民警一眼就识破了这是典型的投资理财诈骗。骗子利用近期热点,伪造 “红头文件” 企图获取信任,以申领 “国债专项资金” 为幌子,实际是想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手续费。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会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且在银行发售,群众购买时应咨询正规承销机构,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国家惠民政策的真实性。民警还提醒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见码就扫,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 App。

  诈骗分子十分善于 “蹭热点”,他们利用 “发放国债” 这一近期热点新闻,制作诈骗 App,披上 “国家政策”“官方理财” 的高大上外衣,提供各种虚假的投资理财项目,如 “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防洪治理工程” 等,甚至伪装成 “个人养老金缴纳” 渠道,使用拉人头、邀好友发放 “扶持金”“工资奖励” 等虚假宣传内容,诱导群众拉入更多受害者。他们利用部分群众不了解国债购买方式的信息差,精心设计骗局,让人难以辨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收到来路不明的快递时,要谨慎对待,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身份证、手机号、收货地址等。可以登录物流公司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递员信息,电话联系快递员核实情况。遇到不明事项,不要盲目行动,可及时拨打 110 向警方求助。

  财产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面对各种诈骗手段,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真伪,不被虚假的利益所诱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避免陷入诈骗分子的陷阱,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