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基本原则>

《警惕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新变化》

来源:飞驰行政法 时间:2024-10-25 12:37 作者:创始人 热度: 手机阅读>>

 在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其中,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一直以来都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和政府公信力的一大毒瘤。如今,这类诈骗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加令人警惕。image.png

  公安部在京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的举措成效情况。自今年 2 月部署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相关案件 574 起,打掉犯罪团伙 247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4385 名,查明涉案资金高达 129.5 亿元,成绩斐然。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原本的特点是谎称在境外有民族资产需要解冻,只要交纳一定启动费就能获得巨额报酬,以此诱骗大量群众投入资金。然而,近年来,犯罪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他们利用国家政策编造虚假的国家项目进行诈骗,打着国家、民族的旗号,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推出 “圆梦行动”“盛世中华”“中国共富” 等项目。这些虚假项目诱导大批群众通过在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参与投资或缴纳 “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 等形式陷入骗局。

  如今,这类诈骗的新特点尤其值得关注。犯罪分子专门开发诈骗 APP 来发展会员,使得诈骗行为更加便捷、隐蔽。幕后金主和团伙窝点藏匿在境外,小众通信联络工具和资金转移都隐匿于网络,这给打击犯罪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其犯罪手法越来越接近电信网络诈骗,危害十分严重。

  面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新变化,公安部表示将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专项打击、重点地区整治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行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一举措无疑给广大人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作为普通民众,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要牢记 “低投入、高回报” 往往是诈骗的诱饵,对于那些打着国家、民族旗号的所谓项目要保持理性的判断。在面对各种网络信息和投资机会时,要仔细核实其真实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推荐和承诺。同时,如果发现可疑的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为打击诈骗犯罪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新变化提醒我们,诈骗分子始终在不断寻找新的手段来骗取钱财。我们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抵御诈骗犯罪,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