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西深山区的斋堂镇沿河口村,一场别开生面的 “法治大集” 为这个经历了海河 “23・7”
流域性特大洪水后最先完成异地重建安置的村庄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日前,北京市司法局与门头沟区司法局共同开展的 “送法下乡” 活动,让沿河口村及附近的一百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赶了一场特殊的 “大集”。这场 “法治大集” 不同于传统的集市,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交易,却有着更为珍贵的 “财富”—— 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
村民们手拿门头沟区司法局发放的宣传折页、环保手袋、卡套等实用又贴心的法治宣传品,在一个个 “普法摊位” 间穿梭。法律援助咨询、公证咨询、调解接待咨询、律师咨询等摊位前,村民们纷纷驻足,为自己关心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对于深山区的村民们来说,这些平时可能难以接触到的专业法律服务,如今就在家门口,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他们对法律知识渴望的心田。
这场 “法治大集” 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送法活动,更是司法行政服务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法律的保障和指引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司法局和门头沟区司法局按照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建设标准,努力培育灾后恢复重建民主法治乡村典型样板,积极探索符合村域发展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为沿河口村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也为其他受灾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深山区倾斜,让深山区的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区一样的公共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司法部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对每一位公民的关爱。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深山区,村民们以往可能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获得及时、专业的法律服务。而如今,“送法下乡” 活动打破了这种困境,让法律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
这场 “法治大集” 犹如一颗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沿河口村的土地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这个美丽的乡村带来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村民们在这场 “大集” 中学到的法律知识,也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法治大集” 进斋堂镇沿河口村,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法律福利,也为乡村的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能够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让法治之花开遍每一个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