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学术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 年 9 月 29
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的通知》,引发了科技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负责人就卓越计划二期项目评审工作有关安排进行了解答,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一重要计划的蓝图和实施路径。
卓越计划二期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原则。首先是导向鲜明,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领域,优先支持依托国内机构自主运营平台出版、传播的期刊,以及入选卓越一期且成效突出的期刊和符合重点建设领域的期刊,充分体现了改革方向和支持导向。其次是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建设目标和支持对象,分别设计评审指标,突出对单刊学术引领力、高起点新刊办刊基础条件以及集群(集团)服务能力和影响力的重点考察。最后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采用客观指标定量、专家评审定性、附加分调整三部分的计分设计,确保评审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覆盖办刊主体、学科领域以及依托出版平台方面,卓越计划二期项目有着明确的导向。突出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办刊的覆盖带动,充分激活全国学会、“双一流” 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办刊主体的领先优势和标杆作用。突出对优质期刊和关键领域的资源倾斜,中文单刊子项目择优支持优秀中文科技期刊,高起点新刊子项目明确优先建设领域,引导科技期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突出做大做强国内出版平台的导向牵引,优先支持依托国内机构自主运营的期刊出版平台,为我国掌握学术出版主动权、学术评价话语权争取空间。
整个评审流程包括资格审查、评审分组、定量计分、答辩会评、定性计分、结果排序、拟入选项目确定以及公示与立项八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严格规范,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高效。对于跨学科期刊,在评审中也明确了学科分类依据,保证公平性。
为保障项目评审公平、公正、公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健全评审工作组织机构,设立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组和评审监督组,分工负责评审工作。落实评审专家回避制度,明确回避情形,确保评审的公正性。严格评审纪律与监督,控制敏感信息知悉范围,树立保密意识,强化监督问责。
目前,卓越计划二期项目评审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于 10 月底印发答辩通知,11 月上旬组织答辩会评,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完成立项。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它不仅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科技强国的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科技期刊必将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